星期天和家人到內湖大X發吃飯
我們挑了皇X牛排
有人叫了菲力有人叫了牛小排~
剛開始
沒注意到
吃了一口才發現口感很奇怪
怎麼菲力的口感吃起來很像吃貢丸般有彈性而且沒有肉絲的纖維
再仔細看看
兩客菲力形狀都是很規則的橢圓形
我的牛小排則是不規則的"正常形狀"
媽媽才說
上星期來吃的菲力形狀跟口感都不是這樣
跟商家反應
商家馬上推說他們也不知道都是廠商提供的
他們賣了很多份
都沒有人反映有問題!!!!!
最後我們請她打包跟他說我們要拿去化驗
這時她們才緊張的急忙退錢給我們了事
(應該把肉帶回家好好研究一下)
回家後一直耿耿於懷
上網查了一下"組合肉"的資料
(一) |
(二)
重組牛肉,是指將碎牛肉加入黏著劑,使其看起來像是整塊的牛排,再經過機器切割整型,混充牛排推出。
簡單來說,重組牛肉像是灌香腸(香腸與火腿其實也是重組肉),主要目的在使比較廉價部位的牛肉,增加價值,賣到比較好的價錢。
重組牛肉最明顯的辨識方式,是纖維理路凌亂,且看不到清楚的肉筋,因為筋已經被打散。其次,解凍後重組牛肉,不像天然牛肉的有彈性。
重組牛肉在國外已經有二十多年歷史,在美、日都有相關產品,中央畜產會認證組組長林松筠說,重組牛肉其實口感比一般牛肉更加鮮嫩多汁,這是因為製作過程中,經過拍打及調味,甚至不需沾醬,可嘗到肉塊滲出的甜味。
但他強調,凡經過加工手續,就絕對有污染,這是肯定的,因為肉塊經過細切後,就像一塊破抹布,比原始牛肉增加接觸細菌的面積,造成污染的風險大,在美國就曾經因為食用未全熟的重組牛肉,而造成多人死亡的案例。
部分知名牛排業者販賣「拼裝牛肉」,衛生署高度關注,上午主動去函國內八大牛排連鎖店和上游肉品供應商,要求餐廳菜單需標示「拼裝牛肉」或「組合牛肉」等,否則,衛生署將主動公布業者名稱,讓消費者自行制裁業者。
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陳陸宏上午說明衛生署處理「拼裝牛肉」的幾項措施。他說,業者販賣組合牛肉,並未違反食品衛生法,但經過「拼裝」的牛肉確實容易帶入細菌,包括會引起食物中毒的大腸桿菌O157:H7。因此他強調,避免食物中毒最好的方式就是熟食,拼裝牛肉絕不能吃「五分熟」或「七分熟」。
雖然牛排業者販賣組合牛肉未違法,但為照顧消費者權益,衛生署立即行文國內八大牛排連鎖店、上游肉品供應商,要求日後店家如果供應的牛排是「拼裝牛肉」,就需在菜單上標示。
(三)
這種處理方法本來就有問題 因為在處理的時候是將牛身上除去大塊肉(如里肌 菲力 丁骨等等)隻後所留下來的碎肉拼裝成一塊完整的牛排或是漢堡排 處理過程中常會摻雜到牛隻內臟 消化道等其他器官的部分組織 這些組織常常帶有細菌等病原(例如消化道) 而牛排在食用時經常都不是全熟的 也因此這些病原會污染到牛排使食用者致病 甚至污染到牛隻海綿狀腦病變(也就是狂牛病)腦的牛肉也會使食用者罹病所以說拼裝牛排並不好 美國等地都有人因這種拼裝牛排 漢堡排生病 所以並不只是台灣的技術問題罷了
其實不是較不衛生只是 危險性比較高
因為天曉的 你那一塊組合肉是哪幾的個部位的碎肉組合的
重組時 把碎肉組合時 碎肉因為破碎造成對外界接觸面積加大
增加細菌的滋生機會
組合肉不是不可以吃而是一定要煮熟
大家出門在外還是多加注意
萬一要吃組合肉
千萬別吃七分八分熟
要全熟才不會食物中毒樂極生悲ㄚ~~~